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德尔玛IPO扩产计划“含糊其辞” 自有产能不足欲转型小家电“中介”?

来源: 投资者网  2022-05-17 14:26:39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投资者网》张斯文

    编辑  胡珊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尔玛”)在5月13日经历了新一轮问询后,还没有安排上会。

    这家靠创意打造精品的小家电公司近三年营收增长不错,但由于原材料涨价,归母净利润反而下滑。

    不仅如此,自从谋划创业板上市以来,德尔玛选择了“轻资产”路线,目前已经很大一部分依赖外协加工。而且,对于授权品牌愈发依赖,自有产品的创收能力正逐年下滑。

    而通过收购飞利浦子公司取得的品牌授权一事,也是公司两位创始人分别于2019年底选择退出的原因之一。

    依赖“外协”何时改观

    2019年-2021年,德尔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5.17亿元、22.28亿元、30.38亿元;2020年及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26.89%、36.35%。

    这家主要生产小家电的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家居环境类产品、水健康类产品和生活卫浴类产品。

    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家居环境类产品贡献了约17.5亿元的营收,占比57.82%;水健康类产品贡献了约8.4亿元的营收,占比27.68%;此外,生活卫浴类、个护健康类,及其他产品也贡献了部分营收。

    1.png上述品类中,除家居环境类产品是德尔玛自主生产的以外,其他类型的产品均不同程度地依靠外协生产。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的水健康类、家居厨房类、生活卫浴类和个护健康类产品,报告期各期占外协生产合计比例约85.02%、88.51%和91.53%。

    德尔玛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公司相关产品销售规模的不断提升,外协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水健康类产品外协采购增长最快。2019年-2021年,德尔玛的水健康类产品外协生产采购金额快速提升,报告期各期分别约为2亿元、4亿元和5.4亿元,占比分别为37.17%、54.41%和56.36%。

    从产能方面来看,2021年德尔玛水健康业务自有产量172.63万台,产能利用率为87.63%,有一部分闲置;而同期外协产量为374.82万台。

    此外,去年家居厨房类产品的外协产量为242.92万台,自有产量为110.33万台;个护健康类和生活卫浴类则全部依靠外协订单,产量分别为117.61万台、182.39万台。

    对于今后是否会以自建产能来填补空缺,德尔玛在招股书中说法很模糊。

    据招股书披露,德尔玛计划将大约12.4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以建设智能家电制造基地项目,占此次募集资金的84.5%

    2.png但这家公司并未详细披露此次扩建将增加各品类产能的预估数字,只是模糊地描述道:“智能家电制造基地项目将围绕现有主营业务,建设小家电车间、水健康车间、配件车间等生产车间及仓库、配套办公宿舍楼,打造一个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智能化工厂,实现智能家电规模化生产。”

    此外,据招股书介绍,德尔玛于2019年开始与小米进行合作开展米家ODM业务,由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物料采购及成品生产,并以协议价格销售给小米,由小米负责渠道销售。2019年-2021 年,这家公司通过米家 ODM 业务实现的销售收入金额分别约为 7100万元、2.7亿元及 6.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4.74%、12.19%和 21.23%。

    大量订单委托外部生产、为小米提供ODM业务,德尔玛似乎正在成为一家小家电“中介”公司。

    授权品牌创收走高

    另一方面,德尔玛依靠授权品牌的创收愈来愈多。

    2019年-2021年,授权经营的“飞利浦”品牌分别为公司贡献了约3.1亿元、7亿元、9.8亿元的营收,占当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0.38%、31.35%、32.34%。

    同期,德尔玛自有品牌的创收却逐年下滑。自有品牌分别贡献了约8.3亿元、9.5亿元、10.9亿元的营收,分别占比55.05%、42.73%、35.83%。

    3.png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德尔玛有可能掉入过于依赖授权品牌的“陷阱”中,这会影响公司自主经营能力。

    对此,德尔玛在与《投资者网》的交流中表示:“公司的品牌矩阵包括自有品牌和授权品牌,各品牌的产品品类和产品定位有所不同,均为公司“多品牌、多品类”发展策略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对于授权品牌的营收占比已经接近自有品牌的现象,德尔玛表示:“目前公司对各授权品牌不存在单一重大依赖,不存在因过度依赖授权品牌而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2018年5月9日,德尔玛分别斥资约3.3亿元人民币、2000万美元,收购了上海水护盾、香港水护盾100%的股权,同时获得“飞利浦”商标许可。当时进入中国市场已十余年的百年电器品牌飞利浦开始退出中国,并将旗下众多业务剥离。此次收购形成了近1.98亿元的商誉。也就是说,德尔玛花费了近两亿元买到了飞利浦商标的授权。此外,华帝、薇新等品牌也逐渐纳入德尔玛的商业版图。

    对此,德尔玛表示:“这是公司“多品牌、多品类”发展策略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此次收购也是创始人之一张浙丰退出德尔玛的原因之一。

    德尔玛曾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表示,创始人张浙丰认为公司A轮融资时设置了较重的义务。此外,公司于2018年收购飞利浦水健康业务,未来发展整合及业绩表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作为创始投资人,德尔玛有限彼时估值可为其带来较为满意的投资回报。

    所以,他便在2019年11月彻底退出,以公司估值20.5亿元将所持股份全部出售,并且对退出估值和投资回报也较为满意。

    此外,另一位创始人洪登升也在2019年12月完全退出。

    对于两位创始人为何退出,德尔玛对《投资者网》表示:“蔡铁强、张浙丰、洪登升于2011年创立发行人前身德尔玛有限,其中蔡铁强负责德尔玛有限的经营管理,张浙丰、洪登升投资德尔玛有限主要出于财务投资目的,退出公司股份具有合理性。”

    从德尔玛目前表现来看,这家公司愈发将生产重心外移,依靠更多的授权品牌,走轻资产路线。对于未来这家公司如何发展,《投资者网》也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众鑫股份毛利率逐年下滑 IPO拟募资15亿“七成用于扩产”

      2022年10月20日14时13分
    • 新三板“小IPO”系统上线

      2020年03月30日09时23分
    • 证监会同意四公司创业板IPO注册

      2021年03月31日16时28分
    • 北京农商行数据报错领630万罚单

      2022年12月20日13时38分
    • 证监会同意四公司科创板IPO注册

      2021年03月10日13时01分
    • 年度最大IPO!邮储银行今日上市!

      2019年12月10日14时34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